穴位敷贴疗法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的外治手法,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治疗方法。通过辨证施治,选取中药材先打成细末,然后再用各种醋、黄酒、蜂蜜等调制成药饼。对穴位进行敷贴,透皮吸收,对儿童各阶段均适用。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取效原理
药物直接作用:药物经皮肤直接吸收发挥药理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
经络腧穴:通过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抵御病邪的作用。
时间治疗学 :天地四时对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具有时间节律,而机体生命活动对机体天地四时的变化又具有适应能力。五脏六腑、脉象等与四季寒暑变化存在相应的节律性变化,治疗上应因时制宜,以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如三伏贴就是此原理。
穴位敷贴对体质的调节:体质既有稳定性又具有可调性,通过一定疗程的穴位贴敷,可以逐渐调节和改善患者阳虚的体质,平衡失调的阴阳以抗御邪气,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
特色穴贴的应用
01退热、清热贴
用于发热等疾病。
贴敷穴位:双涌泉、大椎等。
02 止咳化痰贴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贴敷穴位:双肺腧穴、膻中、天突,双丰隆等。
03腹痛、腹泻贴
用于腹痛、腹泻、呕吐等疾病。
贴敷穴位::双足三里、中脘、神阙穴、双天枢等。
04治末病保健贴
“冬病夏治” 夏季——三伏贴: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一些在冬季容易产生、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以鼓舞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 冬季——三九贴:体虚患儿多在冬末易患疾病,三九贴通过“治末病”的方法,在疾病未发作之前治疗,从而减少发病频率,减轻发病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同时,可以巩固夏日“三伏贴”的效果,起到“补气助阳、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注意事项
1、根据药物性质不同,调整贴敷时间,对药物或敷料过敏者慎用,否则容易致使皮肤过敏、破溃,甚至诱发感染。
2、对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的患者,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贴敷期间需密切关注。
3、对孕妇、幼儿,应避免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4、穴位贴敷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具体的疗程和每次治疗的时间都可根据不同病症和人群灵活调整。
稿件来源:门诊部刘小妤、图片来源网络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