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煎药与煎药机煎药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独特的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受到广大患者的推崇。但中药的煎煮方法非常讲究,从器具到火候,先煎后下,烊化冲服,但煎煮费时,服用携带不便。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提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制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传统的手工煎药方式都是使用药罐在开放状态下进行,煎药机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医中药史上一次较大的改革。
标准化提升中药质量
长期以来,手工煎药质量和保存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加水量的问题;加水量的多少应以药物的重量、体积以及水能力、治疗功效而定。但在手工煎药的实际过程中,加水量相当难控制,如果水加不够,则要无法煎透,水加足了,煎出的药汁又大大超量,结果往往是连渣带汁的都进了垃圾桶。
二是煎煮的时间问题;中药一般涉及一煎二煎、文火武火的问题,这在实际过程很难控制。加上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经常没有条件或没有时间煎药。同时,因为煎药机真空包装使得药液保存时间达到5—7天,还可冷藏,而手工煎药只能保存1-2天。
传统的小锅单剂自煎,费时、费力,除解表药煎煮的时间稍短外,一般要每天至少花2个小时以上。患者把处方交给中药房,由医院负责煎制,大约半个小时即可取回煎好的汤剂,整个疗程可一次性带回家,包装好,携带服用方便。
以人为本,热情周到服务
煎制中药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操作,万宁市中医院专门挑选经验丰富的中药炮制人员,并优化煎药流程,制定完善了煎药各项标准和操作规程。万宁市中医院坚持“患者至上,热情周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将中医药服务做实、做细、做精,让中医药真正惠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