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糖尿病的健康饮食

发布时间:2024-07-08 16:05:29

一、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控制饮食?

1、提供符合生理需要的均衡营养膳食,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2、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使血糖、血压、血脂尽可能达到理想水平。3、预防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4、帮助达到并维持合理体重。

二、饮食原则

1、维持进食量与体力活动量的平衡;2、食物应多样化;3、少食多餐,每日可5-6餐;4、烹调应以蒸、煮、灼、焖为主;5、清淡少盐,每日食盐摄入量少于6克(相当于一啤酒盖的量);6、限酒戒烟;尽量避免油炸食物。

三、饮食教育步骤

(一)确定主食量(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5-60% ,根据身高、体重、劳动强度计算出每日总热量。确定主食量是多少,一般4-8两。每顿饭必须有主食,“不吃或少吃主食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主食:(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5-60%

选择升糖指数低的主食,可多选粗粮,如荞麦、燕麦、小米,能供给丰富的B族维生素,而且其中的粗纤维对降低食物升糖指数糖、对控制血糖有良好作用。(2)影响血糖指数的因素

①糖的类型:葡萄糖升糖最快、其次是蔗糖、果糖、乳糖、半乳糖、糖醇

②消化率及消化的速率:消化快的食物升糖快

③食物加工:土豆泥比炒土豆丝升糖快、熟香蕉比生香蕉升糖快、粥煮时间的越长升糖越快

2、进食水果原则

(1)吃水果时机:空腹小于7mmol/L,餐后2小时小于10mmol/L)

(2)吃水果时间:在两餐之间,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左右

(3)吃水果量:150-200g,吃水果必须减25克主食,也就是用一个水果与半两主食交换,在两餐之间吃

(4)水果选择

①少吃水果:香蕉、菠萝、火龙果、大枣含糖量高

②适宜吃水果:苹果、梨、桃、杏、西瓜、柑桔、猕猴桃、

③多吃水果:黄瓜、西红柿

3、限制饮酒

(二)确定蛋白质量:蛋白质占总热量15-20%

1、肉:每天保证2-3两肉,优选白肉(鱼肉、尤其是海鱼肉,鸡胸肉),其次是红肉(鸡、鸭、猪、牛、羊),禁止吃肥肉、鸡皮、鸭皮等

2、蛋:每天吃一个鸡蛋,如果胆固醇高, 可一周吃7个鸡蛋清,5个鸡蛋黄

3、奶:乳类宜选择无糖、低脂乳制品,每日保证300克

4、豆类:指的是黄豆。可多吃豆腐、豆制品,若不吃肉,可每天吃豆腐,大豆类对降低血糖和血脂也有良好的作用,每日推荐量30~ 50克。

(三)确定脂肪量:脂肪占总热量20-25%

1、油:每日油脂类摄入量应不超过25~30克,在允许范围内尽量选择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如葵花籽油、豆油、玉米油、橄榄油、茶油、菜籽油等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禁止吃动物脂肪,禁止吃肥肉、鸡皮、鸭皮。

2、坚果:坚果也要控制,一般情况下,核桃不超过2个,花生中等量大小不超过15 粒,瓜子不超过一小把,相当于10克油

(四)确定饮水量:每天6-8杯水,不喝含糖饮料。

(五)餐次分配及加餐原则:

1、合理安排餐次;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要做到少量多餐,每日至少进食3餐,最好应进食4~6餐,甚至更多。

2、加餐原则:对采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患者,除3次正餐外,应有2~3次加餐。

3、加餐时间可安排为:上午9~10时,下午3~4时、晚上睡前1小时。

4、加餐的食物选择:

方法一:由正餐中匀出半两主食作为加餐食品

方法二:选用低糖蔬菜,如黄瓜或西红柿, 每日一个做加餐

(六)烹调方法:

烹调方法清淡化:蒸、煮、炒、溜、焖,禁止油炸

(七)如何缓解饥饿感:

1、减少细粮摄入,多增加一些纤维食物如荞麦面、玉米面等

2、适当多吃些低热量、高容积的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菠菜、大白菜

3、少量多餐

4、将口味变清淡,会降低食欲

(八)饮食顺序:

先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增加饱腹感,就能不自觉地减少后面主食的摄入。而主食选择应少稀多干,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小米、窝头等。肉类等食物应放在主食后食用。糖尿病患者吃了一定数量的主食后,摄入的肉类自然就会相应减少。

(具体执行方式可通过询问专业人员,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稿件来源:老年病科王翔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
绿色创意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海南省中医院 海南省医学院
网站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动态 | 党务工作 | 名医名家 | 就医指南 | 护理园地 | 健康科普
医院地址:海南省万宁市红专东路211号
急诊电话:0898-62213120     预约热线:0898-62217017     体检热线:0898-62228129     邮政编码:571500
版权所有 © 2019 万宁市中医院
琼ICP备2022000353号-1
琼公网安备 46900602000152
技术支持:绿色创意
关注微信公众号